實驗室廢水的排放問題一直是環保部門高度重視的問題,很多企業以及高校對實驗室廢水直排的危害并不重視,特別是綜合實驗室廢水的成分很復雜,水量的不確定性、變異性和復雜性,如果不加以處理,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廢水污染源
1、實驗室廢水來源
實驗室藥品、試劑、廢液、殘留試劑、容器洗滌、儀器清洗以及跑冒滴漏等過程中產生的綜合廢水。
2、實驗室綜合廢水成分
有機類、無機類和生物類廢水等
(1)有機類: 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苯、甲苯、氮化物、膦酸鹽、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類、脂類、苯酚類、多環芳烴類、有機農藥類、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洗滌劑等。
(2)無機類:重金屬離子、酸堿PH值、鹵素離子以及其他非金屬離子等。 a、重金屬離子類:汞、鎘、總鎘、六價鉻、鉛、錳、銀、鎳等等金屬陽離子以及處于絡合狀態的重金屬離子團(Cr2O7)2-、(CuCN) -、(AuCN)- 、(Ptcl6)2-等; b、非金屬離子類:氟酸或氟化物、游離氰或氰化合物、絡離子化合物、AsO32-、AsO43-、Hg+、Hg2+等; c、酸堿PH值:硝酸、鹽酸、磷酸、硫酸、雙氧水、氯化鉀、氯化鈣等;
(3)生物類:病原體等 病原體: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真菌、布魯氏桿菌等等
危害性
實驗室綜合廢水排放周期不定,成分較為復雜,直接排放危害比價大,并且屬于國家嚴格控制的一類污染物。通常情況下,高校實驗室廢水多為綜合廢水,而企業、科研單位實驗室廢水,一般與生產產品、科研類別相關。
這些廢水如不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將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如實驗室所用的化學試劑中的酸、堿、酚、重金屬鹽等物質,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也別是重金屬污染物一般具有潛在的危害性,它對生物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非常巨大。實驗廢水中殘留的氰化物、六價鉻、砷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危害。而且這些污染物質有些還可以在環境中長期存在,有些可以通過食物鏈富集進入人體,有些在降解時還會造成二次污染。
實驗室廢水收集箱→曝氣→微電解→PH調節(氫氧化鈉/稀鹽酸)→絮凝(絮凝劑)→重金屬捕捉→過濾→氧化反應(氧化劑)→COD降解→中和池(選配)→超濾(選配)→水質檢測(選配)→達標排放
解決方案
實驗室綜合廢水的處理是需要采用各種手段和技術,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并轉化為無害物,使廢水得到凈化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將高濃度的酸、堿液中和,將其他的廢水進行稀釋或無害化處理后排放,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處理效果,也可以根據實驗室廢水特性選擇合適的廢水處理設備代替人工進行智能化處理。